• 地名:台中公園—湖心亭
  • 關於此地景:

    湖心亭位於台中公園之日月湖內,不僅是市定古蹟,更是台中市的精神象徵,也是台中市政府的府徽意象來源。台中公園內最重要的地標就是位於日月湖中的湖心亭。日治時期有「雙閣亭」、「弘園閣」、「香閣」之稱,至今湖心亭又稱為中山亭、望月亭、台中公園雙亭等。尖頂涼亭是它最大的特色,平臺樑柱以木架為主結構,為日治時代都市公園湖心建築中無可取代的代表性建築物,台中公園曾為臺灣八景之一。

湖心亭/寫作中區

  • 作家作品摘錄: 

1.林婉瑜 <鬧區中划船>:「建於西元1903年的「中山公園」無人不知曉,在地人稱它「台中公園」,是台中市唯一自日據時代建設的公園,也是中市面積最大的公園。它位在公園路、自由路二段之間,也恰好介於「一中」、「一廣」兩個熱鬧商圈之間,十多歲時,我為了在一天內逛遍兩個商圈,經常步行穿過這裡。位於公園內「日月湖」中央,白牆褐瓦之湖心亭,1908年興建以來維持古樸原貌,是市定古蹟。我曾和一個男孩在亭內觀看日月湖上划船的人們,開放空間中隱密談話的微妙氣氛,加上湖水粼粼,月色昏黃,害我誤以為是愛情。世界上有那麼多為戀愛而設置的場景,使人產生許多誤會。

2.林婉瑜 <鬧區中划船>:「建議選擇非假日時間帶對方到公園內走走,人潮不多的台中公園確實十分雅致、清麗,蓊鬰林木幽綠湖水的幻化下,平凡的日常對話會變得神秘、隱喻重重,催化主角往愛情靠近。或者,租用一艘藍色小船,體驗雙手操持木槳划船的雅致,在鬧區,竟有這麼一座公園一座湖,提供輕舟划行的體驗。」

3.路寒袖-【台中公園湖心亭】

坐在這裡看得最清楚了

每天來來去去的船隻

不論奮力猛划或隨興漂泊

總在我的眼前打轉

任誰也逃不出這日月之湖

  • 現今實際地景狀況:

湖心亭為雙併式尖頂涼亭,內為同一平台構造水上建物,水面及以下主要以混凝土柱支撐,平臺以上樑性以木架為主結構。外圍護欄以鑄鐵式欄杆,主柱上亦設鑄鐵造燈架,屋頂尖端以四脊圓弧交叉為頂高設計之造型,在臺灣前所未見,雙亭現為鋼筋混凝土柱,柱間四周裝有透明玻璃,雙亭之間以雙披斜屋頂連接。 生態景色豐富,各類水禽、小蟲、青蛙、飛鳥在日月湖周圍棲息,還有茄苳、雀榕、菩提樹、爪哇合歡、雨豆樹等百餘種植物,使湖心亭更添一絲綠意盎然的自然風光。

台中公園,都市喧囂中的一片綠洲,承載著歷史的刻痕、文化的遺跡。漫步在向晚的台中公園,日月湖如鏡的水面映著湖心亭的倒影,宛如有兩座亭、兩輪月,以及兩座相映的中山橋,於那夜色漸漸低垂的傍晚,綻放點點光亮。我們步入亭中,享受那木材的清香撲鼻,抬頭可見以綻放的白色花朵為造型的吊燈,望眼可觀那靛藍的暮色與遠方緩緩隨波搖擺的小船,波光粼粼的水面,浮金流銀交織成黯淡夜色中的一抹絢麗。

我們沿著湖岸邊走著,公園中栽植了許多樹木,微風輕拂,樹影搖曳,伴隨著一旁正在玩耍的孩子們的嬉笑聲,使人浸淫在那悠閒而清朗的氛圍中。白日的湖心亭,是優雅的、迷人的,它的屋頂那完美的弧度凸顯出其作工的精巧。夜晚的湖心亭,則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,夜色模糊了它的輪廓,以靛藍洗去了白日的黑與白。一百零七年前,日本親王曾在此觀光休憩,而如今,時間的流轉早已在此留下陳舊的氣息,雖然往日的風采已不復見,但它曖曖的美,依然如故,或許,正因為湖心亭沒有華美繁複的裝飾,沒有山楶藻梲的雕工,所以他那質樸的美,才能如此觸動人心,亙古不息。

台中公園是利用清末臺中名紳橋仔頭林氏之庭園擴充而成,於1903年建成,面積約28883坪。

在l908年的10月24日,台灣縱貫鐵路的全線通車典禮就選在台中公園舉行,並由日本皇室閑院宮載仁親王蒞臨主持,為了準備這場盛會,台中官府就在園中建造這座高腳涼亭,並將原有的自然水塘加挖為目前規模的人工水池(4100坪),也就是日月湖,供這位來台貴賓休息與欣賞園景,池亭從此成為台中公園的代表景觀,更是地理標誌。大正12年(1923年)4月l9日,日本裕仁太子蒞臨台中視察,於公園水池東側搭建會場休憩所。

湖心亭經多次修建,於1985年修繕時,屋瓦改為鍍鋅鐵皮瓦,表面漆以紅色油漆。台中市政府於2007年10月19日再次整修,經古蹟修復委員會討論後,恢復至銅瓦時期的赤銅色屋頂。

5月中旬,和同學一起蒐集國文課資料及照片,而這次的地點是台中公園湖心亭。當我們到達台中公園後,我們緩緩在林蔭中散步,尋找湖心亭。我同學突然冒出一句話:「湖心亭是哪座湖啊?」我轉頭看著她認真的眼神,之後我開始大笑:「究竟湖心亭是湖還是亭呢?」最終同學終於得到解答了哈哈。

而位於台中公園內,走一小段路即看到湖心亭。由於是晚上前行,湖心亭周圍的的燈光,倒映湖面,十分迷人。但前來台中公園休憩散步的人並不多,據說以前曾是家戶和情侶常去的一個景點,可見當年繁榮景象不再。去到那裡時,剛好有民眾租借小船細覽湖上風光,但租借小船好像是要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