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hat do you know about 東海大學文理大道?

images (1).jpg

         我是東海大學工工系的學生,唐榮安,應「中國文學閱讀與寫作」課程需要而介紹東海大學文理大道。

         大道兩旁座落著各個學院,因最早成立文理學院,所以命名為「文理大道」,其空間理念設計取材自維吉尼亞大學中央草陌、日本寺院的坡道,步道也參考了五六零年代美國大學具延展性空間的規劃模式。1954年4月貝聿銘先生找陳其寬、張肇康先生幫忙規劃東海校園,並由陳先生繪出全景水墨畫,畫中包括中央林蔭步道、教堂、學院、宿舍位置以及「人車分道」的概念。這個林蔭步道以及「人車分道」的「道」就是現今的文理大道,而學院則座落於大道兩側。

         文理大道參考日本寺院的坡道──每走20公尺坡度上升一公尺,傳言說是最健康的坡道,中間的節理也是參考日本寺院坡道;大道上的草陌則是仿效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校長提出的「學術村」而設計,因為校園就像個村落,由一些小型而獨立的房舍圍簇而成,兩側的建築物排列不完全對稱,各自獨立,使它成為一個開放空間;此外,引進五六零年代美國大學具延展性空間的規劃模式,以一條延展性的中央步道做骨幹來串街兩側的校園設施,使文理大道不致成為一條封閉的軸線。

         另外,早期文理大道兩旁光禿一片、毫無樹木,而今天東海大學會有「森林大學」美譽,都要歸功於一位植樹老園丁──姚坤池先生,他根據陳其寬的構想,至彰化員林附近小鎮找特別樹種來東海植栽,造就現今美麗景致。